当前所在位置: 云财之窗主页 > 教育 > 正文 >

粉笔灰少了声光电齐了 黑板“变脸”折射教学升级

2019-09-11 11:08:01 来源:互联网 阅读:0
摘要上世纪90年代的课堂如今课堂教学中,老师用上了先进的教具在70后、80后的记忆里,一本教材、一根粉笔、一块黑板是教师授课过程中最常用的“老三件”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科技的日新月异,投影仪、幻灯片,甚至是

粉笔灰少了声光电齐了 黑板“变脸”折射教学升级

上世纪90年代的课堂

粉笔灰少了声光电齐了 黑板“变脸”折射教学升级

如今课堂教学中,老师用上了先进的教具

在70后、80后的记忆里,一本教材、一根粉笔、一块黑板是教师授课过程中最常用的“老三件”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科技的日新月异,投影仪、幻灯片,甚至是更加智能化的交互式白板等“新三件”走进课堂,逐渐普及……从木质黑板到电子白板,小小的黑板见证着教学的变迁。在教师节来临之际,记者走进校园,探访“小黑板”折射出的教学“大变化”。

90年代:

满满当当的板书是时代特色

那些年,各种颜色的粉笔,灵活悬挂的小黑板,满满当当的板书,是不少教师的年轻记忆。

市实验小学语文老师庄立红感触颇多,她回忆道,上世纪90年代的教室里大多只有一块大黑板,抄板书、抄习题都靠老师手中的粉笔。黑板的面积有限,遇上教学内容多的时候还要加挂小黑板。为了不占用课堂时间,老师们往往都提早到教室把板书准备好,有时一天下来要写满好几块黑板。

庄立红认为,这种“写满字”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式学习,老师几乎成了课堂唯一的主角。但是,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有可取之处,比如板书能一直留存在黑板上,有需要的学生可以随时回顾课堂知识,就算在当下,板书仍然必不可少。

上世纪90年代初,自制教具亦是课堂上的一大特色。1994年,闽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(漳州二中)英语老师柯雪燕刚参加工作,如何加深学生对于英语学科的记忆力,成了她备课的重点。柯雪燕说,比起文字讯息,实物图像往往能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记忆。于是,小至家中蔬菜、水果,大到挂画、小家电,统统巧妙“变身”,成为她的教具。

不仅如此,柯雪燕还自学简笔画,使得黑板上的板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,通过创设情景剧活跃课堂气氛,吸引学生注意力。

00年代:

投影仪幻灯片走进课堂

2000年左右,电脑开始普及,作为小黑板的替代,投影仪、幻灯片走进了教育界的视野,走进了课堂。

2001年,幻灯片尚未普及时,柯雪燕曾使用幻灯片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公开课。作为当时漳州二中第一个“吃螃蟹”的老师,柯雪燕对于这堂课记忆犹新,她回忆道:“当时我利用幻灯片制作了两个球,利用球方位不同来向同学们介绍介词的运用。”据柯雪燕介绍,这堂课的效果非常好,学生的反应很热烈,都目不转睛地盯着这“新鲜玩意”,很快就掌握了知识点。

“幻灯片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,使课堂容量更大,表达更形象,相比在每个班级的重复抄写,可以减少一定重复劳动量。”龙文中学物理老师章阳彬坦言,幻灯片普及前期,由于教师经验不足及网络上资源紧缺,幻灯片的制作并非易事。太花哨会分散学生注意力,太简约难免无趣,因此教师们在制作幻灯片的过程中需权衡课堂内容、授课方式、图像呈现等诸多方面。这些情况在后来网络资源更加丰富、老师制作技术更加娴熟之后得到改观,幻灯片开始在老师的课堂中扮演重要角色。

“但幻灯片时代仍无法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,就拿物理学科来说,很多物理实验还是要借助其他设备,让同学们亲身体验,这样才有更好的教学效果。”章阳彬说。

2010年后:

“交互式电子白板”妙趣多

2010年左右,顺应时代的潮流,信息技术应用与课堂深度融合,“交互式电子白板”应运而生。

与传统的黑板和幻灯片相比,“电子白板”更为人性化,可以实时修改,用手指代替鼠标直接在白板上写字、画画、做批注,“通过‘电子白板’,可以更直观地把信息传递给学生,我们也会利用一些功能增添课堂的趣味性。”庄立红向记者介绍,她们利用“交互式电子白板”,在习题课设置“闯关”环节,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,增强学习兴趣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在“电子白板”时代,每个班级都连上了网络,老师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需要在网络上搜索相关内容。“不止我们可以借鉴其他优秀老师的教学方式,学生们也有机会通过网络看到其他优秀的教学视频,这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公平。”章阳彬认为,“电子白板”改变了以往老师为主导的“填鸭式”教学,老师更注重引导学生如何学习,老师的角色也从“讲课者”转变到“服务者”,更多地让学生参与到课程当中,增强学习主动性。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多,也带来了老师备课方式的变革,“老师应更注重因材施教,如何选择好、利用好资源,是现在老师的一门必修课。”章阳彬说。

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带来了教学工具的变革换代,但不管是哪个时代的教具,归根结底,都是为老师“传道授业解惑”而服务,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育德树人。“总而言之,教具的变化利大于弊,但是否选择、选择何种教具要把握好度,不能为用而用,反客为主而忽视了课堂正常的语言交流。”柯雪燕认为,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应全部抛弃,只有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,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。(本报记者 廖瑜婷 张江璐 文/供图)


推荐阅读:叶紫

相关滚动